送電線路是用絕緣子以及相應金具將導線及架空地線懸空架設在桿塔上,連接發電廠和變電站,以實現輸送電能為目的的電力設施。主要由導線、架空地線、絕緣子、金具、桿塔、基礎、接地裝置等組成。導線:其功能主要是輸送電能。線路導線應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足夠的機械強度,耐振動疲勞和抵抗空氣中化學雜質腐蝕的能力。線路導線目前常采用鋼芯鋁絞線或鋼芯鋁合金絞線。為了提高線路的輸送能力,減少電暈、降低對無線電通信的干擾,常采用每相兩根或四根導線組成的分裂導線型式。
瓷質劣質絕緣子的測量分兩步進行。第1步粗測以判斷三相中是否存在以及哪一相存在劣質絕緣子。第2步詳細測量劣質絕緣子存在相的分布電壓,并與該電壓等級下的標準電壓進行比較,可以得出劣質絕緣子的確切位置。第1步在現場利用專用測量儀器就可完成,但測量的數據作為查詢和統計的記錄,仍然要存儲在數據庫中。第2步在現場完成。
根據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規定,500kV線路帶電作業中,最小組合間隙為4.0M,結合以往的帶電作業經驗,決定不采取沿耐張絕緣子串進入強電場的自由化作業方式,而是利用架空地線將絕緣軟梯懸掛在待換四聯串前端導線上,從塔身沿絕緣軟梯攀登進入導線強電場。
避雷器動作及泄漏電流監測器(以下簡稱監測器)是用來顯示氧化鋅避雷器泄漏電流和記錄其動作次數,監測避雷器運行狀態的一種裝置。通過監測避雷器的運行狀態來反映避雷器運行中如受潮等不良狀況,防止事故發生,從而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可靠性,主要適用于35kV以上電壓等級。
復合絕緣子的這種結構將機械強度與外絕緣性能分開,芯棒與傘裙護套分別承擔機械與電氣負荷,從而綜合了傘裙護套材料耐大氣、老化性能優越及芯棒材料拉伸機械性能好的優點。作為絕緣子結構的一部分,金具主要起傳遞機械應力與連接固定的作用。
雷電破壞作用與峰值電流及其波形有最密切的關系。雷擊的發生、雷電流大小與許多因數有關,其中主要的有地理位置、地質條件、季節和氣象。其中氣象情況有很大的隨機性,因此研究雷電流大多數采取大量觀測記錄,用統計的方法尋找出它的概率分布的方法。根據資料表明,各次雷擊閃電電流大小和波形差別很大。尤其是不同種類放電差別更大。為此有必要作如下說明。
避雷器是用來防止雷電波沿線路侵入變電站損壞電氣設備的一種防雷裝置。在正常工作電壓下,避雷器間隙不會被擊穿,流過避雷器的泄漏電流數值很小。當雷電波來襲時,避雷器間隙很快就會被擊穿,對地放電,限制被保護設備的過電壓數值,起到保護設備作用。